请输入关键词...

要把精力用在对的事情上——小英111王倩雯考研心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09浏览次数:784


【王倩雯简介】王倩雯,女,教育科学学院2015届毕业生。历任校级社团“情系村小”爱心助教社社长和班级宣传委员等职。在校期间,获得校优秀学生社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生社团先进个人,善行100志愿者证书等荣誉。曾赴北京参加为期两个星期的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的新长城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2013大学生公益未来社团领袖集训营暨新长城自强社社长培训班,并获得结业证书。在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考取杭州师范大学课程教学论专业硕士。


很多人认为考研很难很苦,其实我认为要把精力用在对的事情上面,不要反复做无用功,要会看书,会思考,就能取得成功。我考入的学校是杭州师范大学的课程教学论专业,这并不是我原本报考的学校,我的一志愿是苏州大学的课程教学论专业,我三门总分是347,离苏大的差距很大,所以我就果断选择调剂,也成功调剂进入杭师大。因此,不能说我的考研是成功的,我的一些小经验和大家分享,学弟学妹们慎重参考。

一 考研意志

很多人决定考研是由于教师编制难考,其实就今年我们班而言,考取教师编制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是在小学英语老师招的明显少于其他主课的基础上。所以,因为觉得自己考不上编制而选择考研的同学,你完全可以利用剩余的几年时间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一定会成功的。话说回来,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选择考研,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坚持,只要有必胜的信念,一方面不要妄自菲薄要充满自信,另一方面要刻苦学习永不言弃。

二 复习时间

我个人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到大三暑假的时候正式开始的,时间是完全充裕的,大四实习考研的同学被优待只去两周,所以你仍然有大量的时间。从大四开始也为时不晚。刚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其实你的目标不是要看多少书,而是你要坐得住,慢慢培养自己长期看书的状态。一天之内不要整天呆在图书馆,要加入适当的体育锻炼,有良好的体魄才能面对考研的长期作战。实习期间,不要害怕这段时间没时间看书,我们院大多数的人还是考与教育学相关的专业,这段实习的经历很重要,对你的考研只有利没有弊。要一心一意的对待实习,那会学到你大学四年都学不到的东西,敢问敢做。就我个人而言,我只是待在宿舍复习,我每天的复习任务很少,平均一下每天看书不超过两个小时,只是在考前的一周内,进行最后的冲刺,把握重点。考研的同学看书一定要会抓重点,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对症下药。

三 各科复习

首先说下政治,我是政治分数是73,相对还可以,我是报了精讲班和冲刺班的,但是说实话并没有太大用处,闭着眼睛听老师分析分析,保持对政治的敏感度,在最后进行背诵,政治尤其要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15年考到了原题,可惜我只看了没有背。英语的话个人觉得提升的空间不会特别大,如果你英语好的话每天做点题,保持对英语的感觉就好,英语不好的同学可以多下点功夫还是有一些提升空间的。最后定胜负的还是专业课,很多同学都喜欢买大纲解析之类的,我不是说不可以买,但是大纲解析绝对不能一开始就拿来看。我考的是311教育学基础综合,大纲解析其实很薄,而需要看的书却很多,一定要坚持把书看完再去看大纲解析,特别的教育学、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一定要把书从头到尾都看一遍,看的同时还要不停的联想,思考。理清书中的逻辑关系,中外教育史中的时间顺序,对应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教育心理学中的各大理论也要信手拈来。我到考前一个月还在看这些书,最后二十天左右才开始看大纲解析。

四 报考学校、专业选择

其实这里要分两种情况,看你是冲着好学校去的,就算考不上也无所谓,那你就努力冲一冲,还是你想必须要考上研,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好的学校。如果你想上好的学校对专业没有要求的话,你可以选择理工类的大学,虽然学校很好但是师范类专业的分数并不高,好多上线就可以了,师范类的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也比较好考,相对来说地理位置也比较好。实在没考上仍然可以选择调剂。说到调剂,我就是调剂上的杭师大,选择调剂的同学一定要时刻关注研招网的消息,第一时间参加调剂,随时查看你的信息,如果被拒绝立刻更改其他学校,每个人只能填三个志愿不要把它浪费在不可能的学校上面。在选择调剂的学校之前最好能搜集这些学校的资料,加个他们学校的群之类的,了解一下这个学校和你的专业背景怎么样,就业怎么样。

五 复试技巧

对于调剂的同学而言是没什么时间准备的,尤其是笔试,所以尽量选择与自己之前报考专业一样或相似的调剂专业,这样会轻松一点,在得到复试通知的时候,要立刻搜索复试的参考书目,面试要求等等,面试一般没什么需要准备的,回顾一下你专业最主要的理论,相关教育家的言论即可,如果你还有余裕的话,可以了解一下调剂学校的导师都是什么背景,现在都在研究些什么。可能会有帮助的。在参加复试的现场,组织你们的都是学姐学长,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你可以适当合理的跟他们沟通,请教一些问题。与复试同学之间也要多多交流,分享经验。